來源:人民網 時間:2024-04-10 14:10
4月8日,湛江海洋牧場迎來重大進展,全球首創漂浮式動力定位養殖平臺——“湛江灣一號”開工建造。同日,廣東最大養殖平臺“恒燚一號”落戶湛江。
“湛江灣一號”模型。湛江灣實驗室供圖
據介紹,“湛江灣一號”是一款具備海上半潛養殖、自主航行避臺、綠色能源供給、人員居住舒適、系統控制智能等特點的全海域漂浮式動力定位養殖平臺。平臺總長154米,型寬44米,型深24.25米,養殖水體8萬立方米。該平臺引入航行動力系統和動力控制系統技術,既能在全海域游弋進行漂浮養殖,又能在適宜水深長期系泊養殖,實現海洋空間資源充分利用;融合柱穩式框架結構與HPDE網箱全通透網衣系統,進行內外海水高效交換,充分利用深遠海優質海水資源;網箱分區域養殖,并集成飼料存儲與投喂、活魚聚集、死魚收集、養殖監測、網衣清洗、集中控制、遠程遙控、物資裝卸存儲等養殖試驗功能系統,可進行漁業養殖全體系試驗;充分利用風能和光伏能等清潔能源作為日常能量來源,實現綠色養殖。
同日,廣東最大養殖平臺“恒燚一號”搭乘駁船“黃船030”輪安全進港,并抵達東海島西南側現代化海洋牧場規劃區域進行安放。該平臺的投產,將有助于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助力海洋新質生產力發展和廣東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提速增效。
“恒燚一號”。劉梟攝
據悉,“恒燚一號”總長101米,總寬47.5米,總高27.5米,總養殖水體達到6萬立方米,是目前廣東省規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深海養殖平臺,形成金鯧魚、章紅魚、鮸魚等養殖魚種的成魚養殖產業基地,若全用于養殖金鯧魚,年均產值規模達0.72億元,若全用于養殖章紅魚,年均產值規模達1.35億元。可同時開展6種不同階段、不同魚種、不同工藝的養殖科研和生產任務,可解決多能互補能量最優控制問題,日常作業基本實現“零碳”綠色,有助于提升海洋、環境和產業的承載力。
“海塔一號”開工建設、“恒燚一號”建成下水、《湛江市特色型現代海洋城市發展規劃》發布……湛江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利好不斷涌現,動能不斷增強,步伐不斷前進。
責任編輯:閆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