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9-30 17:21
虛擬電廠在電力市場中有了合法身份
——《電力市場注冊基本規則》解讀
姜紅軍
當前隨著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和發展,虛擬電廠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的重要性也更加凸顯,成為解決能源“不可能三角”難題的重要助力。9月13日,國家能源局組織編制的《電力市場注冊基本規則》(以下簡稱《注冊規則》)中,明確虛擬電廠可作為經營主體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確立了虛擬電廠在電力市場中的合法地位,也為虛擬電廠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規范指引。
一、市場準入與規范方面
1.明確身份與合法地位:將虛擬電廠納入電力市場經營主體范疇,明確了其在電力市場中的合法身份,為虛擬電廠參與各類電力交易活動提供了制度依據和保障,虛擬電廠的市場地位更加名正言順。在電力市場的競爭與合作中,增強了行業參與者的信心,吸引更多的企業和資本進入虛擬電廠領域。
2.提高準入門檻:《規則》中明確了虛擬電廠參與電力市場注冊所需具備的技術能力、管理水平和信用狀況等條件。要求虛擬電廠具備先進的監控與通信系統,能夠實時準確地掌握所整合資源的運行狀態,并與電力市場進行高效的數據交互,要求虛擬電廠與電網企業簽訂相關協議、具備數據計量與傳輸條件、擁有調節或控制能力以及相應的軟硬件系統等。這將促使虛擬電廠企業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管理能力和運營質量,以滿足準入要求。有助于篩選出具備實力和可靠性的虛擬電廠參與者,保障電力市場的穩定運行;有利于提高整個虛擬電廠行業的規范度和專業水平,減少不規范經營和無序競爭的現象。同時也加快了關于虛擬電廠的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的推出,有助于產生一批優質的標準性文件。
二、運營與管理方面
1.促進資源整合與優化:為了滿足注冊條件和在市場中更好地運營,虛擬電廠需要加強對分布式能源資源、可控負荷和儲能系統等的整合能力。這將推動虛擬電廠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更好地發揮其在調節電力供需、提供輔助服務等方面的作用。
2.加強數據管理與信息披露:虛擬電廠有權參與各類電力市場交易,具備電力、電量數據分時計量與傳輸條件以及滿足數據準確性與可靠性的要求,促使虛擬電廠更加重視數據的采集、管理和分析。同時,信息披露的規定也使得虛擬電廠的運營更加透明,便于市場監管和其他市場參與者的監督。這有助于提高虛擬電廠的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行業整體規范程度,減少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和問題,促進其在市場中公平競爭、有序發展。
三、商業機遇與盈利方面
1.擴大市場參與度與盈利空間:隨著虛擬電廠在電力市場注冊規則中的明確,其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渠道更加暢通,能夠參與的交易品種也更加豐富,這將為虛擬電廠帶來更多的商業機遇和盈利空間。中電聯預測,到2025年和2030年,我國最大電力負荷將分別達到16.3億千瓦和20.1億千瓦。若滿足我國5%的峰值負荷需求,虛擬電廠可調節負荷資源的需求將分別達到0.8億千瓦和1億千瓦。據華泰證券預測,2025年我國虛擬電廠市場規模將達102億元,到2030年,虛擬電廠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元。
2.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虛擬電廠的發展將帶動其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如分布式能源設備供應商、儲能設備制造商、信息技術服務提供商等。這些相關企業將受益于虛擬電廠市場的擴大,從而推動整個電力產業鏈的升級和發展,促進能源產業的創新和轉型。
四、技術創新與發展方面
1.激發技術創新動力:《規則》特別提到虛擬電廠要具備對聚合資源的調節或控制能力,這要求虛擬電廠在技術開發方面要傾向于對可調可控功能的開發。同時為了滿足電力市場的要求和應對競爭壓力,虛擬電廠企業將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推動技術創新。這包括優化虛擬電廠的控制算法、提高能源管理系統的智能化水平、提升通信技術的可靠性和實時性等。技術創新的加速將進一步提高虛擬電廠的性能和競爭力,推動行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
2.促進與其他技術的融合:虛擬電廠的發展需要與信息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深度融合。在電力市場注冊規則的推動下,虛擬電廠將更加積極地探索與其他相關技術的結合,以實現更高效的能源管理和運營。這將促進多學科、多技術領域的交叉融合,為能源領域的技術創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規則》的出臺,是繼《電力中長期交易基本規則》《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試行)》《電力市場信息披露基本規則》之后又一個全國統一實施的基本規則。形成了全國統一電力市場“1+N”基礎規則體系中的“1”,對于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市場準入制度、促進電力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作者系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運營中心副主任)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