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能源中國IOS版

  • 能源中國安卓版

  • 隴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能源圖庫

我國自主研發建造!南海浮起“超級碗”

來源:科技日報微信公眾號 時間:2024-11-05 17:21

  “3、2、1,啟動油井!”

  隨著指令發出,水下機器人緩緩開啟南海深處的采油樹。原油經“海基二號”預處理后,來到2.5公里外的“海葵一號”,高擎的火炬將天然氣徐徐點燃。

  9月19日,“海葵一號”正式投產。它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座,也是亞洲首座投入應用的圓筒型FPSO,每天能處理約5600噸原油,可供90萬輛小汽車同時使用。

圖片

亞洲首艘圓筒形FPSO“海葵一號”應用于我國首個深水油田二次開發項目——流花11-1/4-1油田二次開發項目。

  “我們一定要打破壟斷,把能源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6年前,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研究總院工程研究設計院開始自主研發圓筒型FPSO時,首席工程師李達的話擲地有聲。

  而今,這只“超級能源碗”已在珠江口盆地海域浮起。

  巧鑲“花邊”

  FPSO全稱為“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是集原油生產、儲存、外輸等功能于一體的海上原油加工廠。2018年,中國海油規劃采用“深水導管架平臺+FPSO”模式,對位于南海東部海域的流花11-1/4-1油田進行二次開發。

  選用什么樣的FPSO呢?

  這個家伙既要“胃口大”,又要經濟劃算,還要足夠“堅強”,能在臺風多發的南海深水海域“扎根”。經綜合考慮,圓筒型FPSO成為首選方案。

  但是,當時圓筒型FPSO設計完全由一家國外公司壟斷,而設計能抵御惡劣臺風侵襲的圓筒型FPSO,更是沒有先例。

  “難度再大,也要走通這條路!”那一年,李達帶領研發團隊下定決心,要為中國海油量身定制自己的“超級碗”。

  確定“碗”的大小,是第一道難題。

  大家規劃了多個尺度方案,進行周期性運動仿真評估。他們試圖避開波浪主頻,獲得更好的船體運動,但屢試屢敗——南海臺風下陡峭的波浪會與“碗”發生奇怪的相互作用,劇烈的搖擺如影隨形。

  “不能讓操作人員在過山車環境下工作!”李達對“碗”的運動方式始終不滿意。

  經歷無數個不眠夜與思路碰撞后,李達突發靈感——為什么不在阻尼板上做文章?

  “如果儲油量決定了它是一個又笨又重的‘碗’,那我們就給它增加阻尼,構建阻尼對波浪激勵的壓倒性優勢,做一個穩固的‘碗底’,不就可以站穩了?”李達一說,大家恍然大悟。

  就這樣,團隊成員“變身”為工藝師,設計出2.4米高的阻尼板,像鑲“花邊”一樣將其安置在“碗底”。他們又在阻尼板上加了鋸齒狀的凸起,進一步釋放波浪能量,提升阻尼板抑制升沉運動的能力。

  最終,研發團隊成功設計出一座直徑72米、高度約90米,最大儲油量達6萬噸的圓筒型FPSO,它被命名為“海葵一號”。

圖片

亞洲首艘圓筒型FPSO“海葵一號”。

  系牢“裙帶”

  確定主尺度和樣式后,如何系牢“海葵一號”,成為另一道難題。

  這是我國首次在南海部署如此規模的FPSO。“海葵一號”承受的載荷是南海常規船型FPSO的兩倍多,其10萬噸級的排水量與一艘大型航空母艦相當。要想讓它按照設計工況要求,在百年一遇的超強臺風面前“寸步不移”,絕非易事。

  解決定位的通常做法是給FPSO系上“裙帶”。按此方法,常規船型FPSO只需要9根系泊纜,而這只“超級碗”則需要21根,將導致工程造價大幅上漲。

  “能否換種材質做‘裙帶’,用更輕更有彈性的聚酯纜代替鋼纜?”系泊資深工程師易叢帶領團隊多方調研。

  之前,“深海一號”項目曾試用過單根國產聚酯纜。這一次,團隊開展了更大力度的國產化論證,建立測試標準,對產品設計、制造、測試等多個環節進行嚴格把關,確認了用聚酯纜代替鋼纜的可行性。

  與此同時,大家根據錨地的實際情況,模擬各種海況,不斷優化“海葵一號”的系泊點方案。“在確保穩定和安全條件下,我們成功地將系泊纜數量降至12根。”易叢說。

  團隊并沒有止步于此。他們又結合海底環境特點,調整不同位置的聚酯纜參數,將西北側的系泊纜全部換為國產的聚酯纜,為“海葵一號”系上中國“裙帶”。

  “裙帶”問題解決后,設計團隊順勢打開全新的思路,開展錨鏈、監測控制設備、工藝處理設備、泵、電纜等10余件(套)國產化設備的定向攻關,將流花11-1/4-1二次開發項目的裝備自主化率從80%提高到90%。

  如今,12根超過2500米長的高強度系泊纜,將“海葵一號”牢牢系住,讓其穩穩矗立在臺風肆虐的南海之上,可連續運行15年不回塢。

圖片

亞洲首艘圓筒型FPSO“海葵一號”。攝影/李浩瑋

  一步合龍

  2022年3月,“海葵一號”在青島開工建造。它由近60萬個零部件構成,結構極其緊湊。從設計角度看,它已經足夠精致、高效、智能。

  但設計團隊還有個執念——一定要拿出適合中國海域和中國船廠的制造方案,解決工期長的難題。

  全球范圍內在役的6座圓筒型FPSO,最長建造周期是5.5年。此前,我國受外方公司委托建造圓筒型FPSO“企鵝”,耗時4年多。“‘海葵一號’的建造周期至少要再縮短一半!”李達暗暗下定決心。

  面對制約建造效率的關鍵因素——對接合龍工作量大、周期長,結構工程師蘇云龍牽頭對建造合龍開展專題研究。

  他們打破以往自下而上、分塊零散兩步走的合龍慣例,創新性提出“分開建造—快速合龍”的解決方案,即上部組塊、工藝甲板和支撐立柱作為一個整體,下部船體與主甲板作為另一個整體,這兩者建造完成后再整體對接,實現一步合龍,從而大幅提升建造效率。

  還能不能更高效?“我們一個一個步驟想、一點一點細節摳。”蘇云龍笑稱,“發際線又上移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團隊又推敲出船體建成后快速出塢方案,極大地節省了時間和資源。最后,“海葵一號”制造過程用時僅25個月。

圖片

亞洲首艘圓筒型FPSO“海葵一號”。攝影/李浩瑋

  “海葵一號”與深水導管架平臺“海基二號”協作,成就了我國首個深水油田二次開發項目,將流花油田生產壽命延長近30年;同時,也標志著我國全面掌握了超300米深海油氣工程一體化開發技術,開創出深水油田經濟高效開發的全新模式。

  在今年6月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海葵一號’的全自主獨立設計建造,不僅盤活了已經生產幾十年的老油田,還帶動了我國海洋油氣開發工程裝備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李達說,“未來,我們將勠力打造更多‘國之重器’,為發展新質生產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貢獻!”(操秀英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