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時間:2023-11-09 09:05
原標題:國家電網華中分部:數據背后有“硬功夫”
今年以來,華中區域新能源迎來爆發式增長,新增裝機5100萬千瓦,電力電量滲透率進一步提升。全網新能源消納量升率優,1至9月,華中電網區內省間清潔能源交易電量7.7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5%;區內新能源消納119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2.81%;消納西北新能源366.5億千瓦時,同比增加9.6%。完成綠電交易26.77億千瓦時、綠證交易10.64萬張。
“功夫在詩外”,數據背后也有“硬功夫”。
湖北通山大畈光伏電站
主動而為 籌措資源
隨著電力電量平衡形勢由分省平衡加速向區域電網和全國電網平衡轉變,跨區跨省交易對電力保供作用越來越大,外購電力電量占本省用電比重顯著提升,省間中長期電力交易在保供應、促轉型、穩價格方面發揮著“壓艙石”的重要作用。國網華中分部持續強化中長期交易的“壓艙石”作用,主動出擊、搶抓機遇,在今年迎峰度夏前積極“走出去”。赴西南、西北等送端籌措資源,組織并推動湖北、湖南、江西省電力交易中心深入四川水電基地調研考察、對接商談。在北京交易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度夏前中長期交易簽約率從50%躍升至90%以上。
創新開展華中—西南“電力換電量”置換交易。一方面,充分利用負荷特性的差異。日間四川存在電量缺口,華中平衡有余,由華中向四川送電;夜間華中晚高峰存在電力缺口,川西水電有富余能力,由四川向華中送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跨區通道剩余能力。四川水電低谷時段經雅湖直流送華中,既緩解了川西外送斷面的重載壓力,又提高了雅湖直流利用率。華中日間富余電力則經渝鄂通道送四川。通過互濟交易,增加電量10億千瓦時。
雅湖直流
在增加水電蓄能上下功夫。2023年初的湖北省兩會上,來自國網華中分部的政協委員提出《關于優化三峽水庫運用更好發揮其在電力保供中作用的建議》,得到湖北省政協和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采納。2023年,三峽汛前汛限運行水位由145米提高到150米,并于七月底進一步抬升至160米附近,分別較上年同期提高5米、10米,增加了三峽頂峰能力和蓄能值。度夏期間,在今年來水依然偏枯的情況下,三峽因運行水位提高平均增加電廠出力80萬千瓦,增發電量近18億千瓦時左右。通過利用梅雨期末降水抬蓄水位,華中南三省水電蓄能值較入梅前增加27%。通過精細調度,保供蓄水成效顯著,8月底全網水電蓄能值同比增加49%。
聚力而為 安全保供
在2023年華中電網度夏保供上,國網華中分部堅持按照“安全一張網、保供一盤棋”原則,凝聚各方共識,形成“政企-網省”保供合力。
深化華中—西北—西南“豐枯互濟、區域互保”交易協作機制,推動陜武直流價格協商實現突破,助力祁韶直流“網對網”協商達成交易,組織四省對口簽訂鄂豫、鄂贛、湘贛交易協同和資源互濟框架協議。
推動長南荊特高壓交流全年南送,增加華中電網高峰電力供應70萬千瓦。7月份華中四省受入晚高峰電力3232萬千瓦、比度夏前平衡邊界增加1070萬千瓦;8月份華中四省受入晚高峰電力達到3855萬千瓦,較度夏前平衡邊界增加1700萬千瓦,為華中電網度夏電力供應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撐。
特高壓贛江變電站
隨著電力電量平衡形勢從分省平衡向區域和全網平衡轉變,華中各省電力保供對跨區跨省電力交易形成剛性依賴。2023年迎峰度夏期間,華中分部向華中四省政府提交了關于華中電網迎峰度夏供需形勢及保障各省電力供應情況的報告,四省政府主要領導作出批示,在表達感謝的同時,要求省能源主管部門和省電力公司要做好對接落實。
在分部搭建的區域平臺上,直調電廠、四省調與華中網調共同扛起電力保供責任。數據顯示,今年度夏期間,華中電網火電機組受阻率和非停率歷史同期最低,出力、電量分別達到到峰值負荷、全網發電量的70%、64%。在沒有采取負荷管理措施情況下,全網平穩度過兩輪用電高峰。
在資源優化配置中,華中分部科學開展新能源優先調度,進一步加強新型儲能管理,積極調用新型儲能。新能源日前預測準確率真達98.23%,同比提升0.86個百分點,新型儲能晚峰最大放電電力248萬千瓦。
省間輔助服務市場平穩運營,有力促進了清潔能源跨省消納。華中分部及時跟蹤電網運行情況,銜接輔助服務購售雙方需求,組織市場主體進行常態化申報,確保市場按需啟動。1至9月,累計啟動418次,跨省調峰最大電力390萬千瓦,促進清潔能源跨省消納10.68億千瓦時,電量同比增長23%。
順勢而為 綠色發展
2023年新年伊始,國網華中分部通過委托跨區購電交易,成為國網首批辦公用能全綠電單位。同時,作為駐地央企推動綠電綠證交易,也為湖北黨政機關辦公用電清潔化綠色化起到了綠色示范引領作用。綠電交易是電力中長期市場體系框架內設立的的一個全新交易品種,用戶通過電力交易購買風、光新能源電量,獲得由區塊鏈技術支持溯源的綠認證。國網華中分部通過點面結合促轉型,打造電力交易“綠色”名片。下一步,華中分部將配合區內四省開展綠電綠證交易,精心組織四省公司與西北新能源基地開展跨區綠電交易,確保完成年度交易目標48億千瓦時,25萬張。
華中分部還通過多種形式向地方政府、能源主管部門宣講、解讀“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積極推動政企聯動消納新能源,形成低碳轉型合力,形成綠色發展共識。通過由華中分部牽頭建立的華中電網安全保供領導小組會議、迎峰度夏度冬保供會議等政企交流平臺,分析華中電力供需和清潔能源消納形勢,宣講分部關于保供應、促轉型、穩價格的具體舉措,打消省能源主管部門和省電力公司疑慮,提出加大河南、湖北外送交易規模、為新能源消納騰挪市場空間的建議,得到有關能源主管部門認可,有效緩解了省內火電與新能源發電矛盾。華中分部通過采取參與華中區域輔助服務市場、火電外送、合同轉讓交易等措施,為省內新能源騰挪消納空間超過10億千瓦時。
提前而為 布局謀篇
2024年資源如何“謀”?華中分部已提出了新一年的跨區跨省交易思路。繼續推動構建“送端多省打捆、受端多省共享、電網居中統籌”和“多通道聯合優化”跨區交易新機制,根據華中、西南“豐枯互濟、區域互保”框架協議和華中、西北電力保供應急互助交易機制,全力爭取落實2024年度跨區跨省交易電量穩中有進。提前開展特高壓直流送端配套電源發電特性現場調研,擴大外送規模,穩定交易資源。
在綠電綠證交易方面,華中分部正組織四省與青海、寧夏協商談判,提前開展2024年跨區綠電交易;對接陜武配套新能源企業,商談外送價格和市場機制。建立區內平價新能源和外向型企業用戶資源庫,依托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統一平臺在綠電結算、綠電認證、綠證劃轉與綠電消費證明方面的功能,積極促成各市場主體達成綠電交易。協調電力用戶對接青海、甘肅、寧夏新能源發電企業,開展雙邊洽談;推動湖北隨州、河南三門峽等地區平價上網新能源發電企業參與省內、區內綠電交易。
為進一步做好清潔能源消納,華中分部已組織區內四省積極開展新能源涉網性能核查與整改,盡快完成區內110千伏及以上存量新能源場站涉網性能整改,提升新能源涉網性能和支撐能力。發揮省間現貨市場、區域和省內輔助服務市場作用,加大清潔能源跨區跨省消納力度。持續開展華中電網新能源仿真建模和負荷模型評估與優化,提升對電網特性的認知能力。(曹琰 姜曼 羅深增)
責任編輯:許艷
校對:沈馨蕊